各旗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
現將《呼倫貝爾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任務落實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4年10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呼倫貝爾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任務落實方案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發〔2024〕7號)精神,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自治區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任務落實方案的通知》(內政發〔2024〕14號),結合呼倫貝爾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2027年,全市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力爭增長50%,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力爭分別超過90%、75%;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力爭較2023年增長30%,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
(一)實施設備更新行動
1.摸清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底數。以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七大領域為重點,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等為方向,對標各行業先進標準、先進水平,開展前期項目摸底謀劃工作,著力加強項目儲備,分領域建立項目清單,指導各旗市區做好項目儲備。(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教育局、工信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交通運輸局、農牧局、文旅廣電局、衛健委、能源局、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各旗市區人民政府。列第一位的為牽頭部門,下同;以下各項工作任務均需各旗市區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2.加快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設備、超期服役老舊設備。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鼓勵企業更新一批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設備。落實自治區工業領域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專項方案。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求,對標行業標準引導企業更新設備和實施技術改造,因地制宜做到“一企一策、一業一策、一鏈一策、一園一策”,深入分析評估各行業更新改造的直接效益和帶動效應。搶抓政策機遇、市場機遇,支持我市農牧業機械等優勢裝備制造業及汽車拆解業在設備更新改造中加快發展,鼓勵推動首臺套、隱形冠軍、優質中小企業等企業參與到設備和產品更新相關領域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行動中,實現產品創新、材料創新、工藝創新。結合我市實際推動煤礦設備、能源電力設備更新改造。(責任單位: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能源局、礦山安全監管局)
3.推動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改造。制定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加大對住宅電梯、供排水等設施設備的全面普查和更新改造力度。對投入使用時間長、配置水平低、運行故障率高、安全隱患突出、群眾更新意愿強烈的住宅電梯,結合隱患排查或安全風險評估情況進行更新、改造或大修,做好投入使用15年以上住宅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和更新改造工作,更新改造檢驗不合格、超出使用壽命、主要部件嚴重受損、老化腐蝕嚴重、存在安全隱患且無維修價值的設備。持續實施燃氣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強化對燃氣管道等風險點的監測,實施城市生命線工程,推動地下管網、橋梁隧道、窨井蓋等完善配套物聯智能感知設備加裝和更新,并配套搭建監測物聯網,堅持民生為重,結合小區建設、溫暖工程等要求持續推進供熱設施設備更新改造。以外墻保溫、門窗、供熱裝置等為重點,積極推進存量建筑節能改造。(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場監管局)
4.加快交通運輸設備、老舊農業機械更新。制定交通運輸設備更新專項方案。鼓勵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鼓勵推動10年及以上老舊城市公交車輛更新。鼓勵引導道路貨運經營者加快淘汰更新國三及以下標準營運類柴油貨車,落實高速公路服務區、客運場站充電樁補貼政策。推進旗市區、重點鄉鎮、旅游景區、公路沿線充電樁建設,為新能源運輸方式在道路運輸領域應用提供有力保障。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加快農業機械結構調整,提升農機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通過政策支持進一步加大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淘汰力度,加快先進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努力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業綠色發展。依托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資金,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機動噴霧(粉)機、機動脫粒機、飼料(草)粉碎機、鍘草機報廢更新進行補貼。(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農牧局、公安局、生態環境局、能源局)
5.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落實自治區關于教育、文旅、醫療衛生領域設備更新相關工作方案。支持普通高校教學科研儀器、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實訓教學設備更新。重點服務高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的重大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和符合專業教學要求及行業標準,或職業院校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職業學校專業儀器設備裝備規范)的專業實訓教學設備。嚴格落實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保質保量配置并及時更新教學儀器設備。推進索道纜車、游樂設備、演藝設備、智慧文旅、文物保護利用、沉浸式體驗設備、高清和超高清設備更新、歷史文化名城和街區保護等文旅設備更新提升,嚴格執行國家安全強制性標準,按規定淘汰更新,確保運行安全。推進全市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迭代升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推動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補齊病房環境與設施短板。(責任單位:市教育局、文旅廣電局、衛健委)
(二)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
制定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專項行動方案。加大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支持,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引導自主淘汰符合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依法依規報廢達到年限標準的車輛,落實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挖掘汽車消費潛力,推動國三及以下標準汽車報廢并支持以舊換新。圍繞交易、上牌、出口、維修等汽車消費全生命周期推動相關服務業發展。鼓勵家電產品以舊換新,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新家電的消費者予以優惠,支持全市家電銷售企業開展以舊換新行動,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推動家裝消費煥新,支持有條件的居民住房通過市場化、商業化模式裝修改造,實施家裝廚衛更新工程,鼓勵開展舊房裝修、廚衛更新等局部改造和適老化改造,挖掘消費潛力,實現愿改盡改。推動家裝樣板間進商場、進社區、進平臺,鼓勵企業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直播等方式開展線上樣板間展示、宣傳等營銷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發展改革委、工信局、公安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管局,滿洲里海關)
(三)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
1.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合理規劃回收網絡,發揮供銷社網絡體系優勢,加強前端回收和后端市場的有效連接。加快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的回收點、站、場三級回收體系,探索創新回收模式,推動電子商務平臺建立“換新+回收”渠道,構建逆向物流系統,促進廢舊產品循環利用,暢通回收循環利用鏈條,形成良性循環。(責任單位:市商務局、供銷社)
2.加快二手商品流通交易。促進二手商品規范化處理,推行“互聯網+二手”模式,促進二手商品網 絡交易平臺規范發展,加快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加強交易平臺、銷售者、消費者、從業人員信用信息共享。優化現場辦事流程,簡化業務手續,促進二手車出口業務,積極培育壯大二手車經營主體,推動二手車交易減環節、降成本、提效率。推動二手電子產品交易規范化,防范泄露及惡意恢復用戶信息。支持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電子產品銷售企業開展二手產品鑒定、翻新維修和銷售業務。(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發展改革委、公安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管局、供銷社,滿洲里海關)
3.加快再制造產業培育和產品梯次利用。推動相關旗市區風電光伏等退役新能源設備回收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建設。落實自治區關于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在退役新能源設備回收高值利用等方面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推進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責任單位:市能源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信局)
4.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引導低效產能逐步退出。推進報廢汽車、退役光伏組件、廢舊家電、廢舊電池、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分類利用和集中處置。加大政策宣介力度,促進優質再生資源進口。圍繞我市13條重點產業鏈,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引導低效產能逐步退出。結合我市產業轉型實際,支持建設一批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等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項目,形成循環利用反哺效應。(責任單位: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農牧局、商務局、能源局,滿洲里海關)
(四)實施標準提升行動
1.落實好能耗、排放、技術標準。落實自治區標準提升專項方案。執行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優化提升大氣、水污染物等排放控制水平。組織開展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和乘用車、重型商用車能量消耗量值相關限制、污染物排放、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等領域國家標準的宣貫培訓、推廣應用。結合我市實際,支持相關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風電和光伏設備管理、回收利用等標準研制,為國家相關標準體系提供有益補充。(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交通運輸局、能源局)
2.強化產品技術標準提升。組織開展汽車、家電、家居產品、消費電子、民用無人機等領域國家標準的宣貫實施,大力普及家電安全使用年限和節能知識。按照自治區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嚴格質量安全監管。圍繞農畜產品,落實自治區碳足跡核算、產品碳標簽核算等相關標準。加大對綠色認證、有機產品認證和“蒙”字標產品認證等高端品質認證監管力度。(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交通運輸局、能源局)
3.推動資源循環利用標準研制和實施。組織開展綠色設計、再生資源回收、電子產品二手交易等領域國家標準的宣貫培訓、推廣應用。支持相關企事業單位等積極參與再生資源回收國家標準的研制。(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工信局)
4.加強國際國內標準合作對接。圍繞我市優勢特色產業,大力推進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開展產品標準與國際先進標準比對,提升企業標準與國外先進標準水平的一致性程度,推動與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體系對接。支持我市標準化專家和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研制等國際標準化活動。(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推進落實。建立呼倫貝爾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工作推進機制,積極爭取中央、自治區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推動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循環利用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范圍。
關產業發展。落實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運用結構性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設備更新、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引導發展綠色金融、綠色債券、綠色保險,支持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節能低碳技術應用推廣、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等,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適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比例,合理確定汽車貸款期限、信貸額度。使真金白銀直達經營主體,優惠實惠落到千家萬戶。
(三)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全力實施科技“突圍”工程,加強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聯動,采取剛性引進、“揭榜”柔性引進等方式積極引進國內優勢專家團隊,聚焦氫能、新型儲能等領域,通過“揭榜掛帥”等重大項目組織方式和“創新聯合體”技術攻關協同機制,積極開展重大技術裝備科研攻關,解決重大技術裝備“卡脖子”難題,承接前沿技術驗證示范任務,做好創新成果跟進服務和產業孵化落地。鼓勵促進各種新技術競爭成長,努力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
(四)積極營造良好氛圍。各地區、有關部門要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及時總結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經驗做法,對好的經驗做法廣泛宣傳報道。要注重與展會、“消費促進年”活動等相結合,利用新媒體、電商平臺等渠道推介宣傳。要充分運用各類載體平臺,創新政策宣傳解讀方式方法,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的良好氛圍。